看廢品,查原因,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,然后,規范工藝紀律,使企業的效益上一個新的臺階。本文就消失模鑄造常見的:碳缺陷、冷隔、皺皮、表面多肉、進渣、進砂、塌箱、粘砂、壓痕、鼠咬痕等缺陷總結出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。 1、碳缺陷產生的原理和解決方法 碳缺陷是消失模鑄造特有的一種缺陷,表現為塑料泡沫熔化產物殘留在鑄件上,占據了鐵液位置,造成碳缺陷。原因如下: 1.1 負壓不夠 A 工藝設計不夠:有的企業片面控制粘砂,負壓設計太低,如:灰鐵鑄件用-0.03Mpa,薄壁件勉強交貨,厚大件因為氣化物多,負壓抽不及產生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修改工藝,提高箱內真空度。 B (1)砂箱漏氣:砂箱在負壓作用下有絲絲漏氣聲,雖然主管道負壓表真空度很高,但砂箱內負壓不夠,抽不及泡沫氣化物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焊補砂箱。 (2)砂箱紗網堵塞使負壓抽不走氣泡沫氣化物,致使箱內負壓低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更換砂箱紗網。 (3)砂箱負壓管道設計時截面積小,抽氣流量不夠,雖然主管道負壓表真空度很高,但砂箱內負壓不夠,抽不及泡沫氣化物而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加大抽氣管道截面積a,加粗管道b,增加負壓抽氣管道。 (4)自動負壓對接裝置偏移漏氣,造成箱內負壓低。 解決方法:檢查負壓對接裝置。 (5)水循環真空泵缺水:無水密封引起負壓低。 解決方法:檢查水源供水。 (6)砂箱上口有澆注垃圾(塑料薄膜。鐵和砂混合物),使塑料薄膜封不嚴砂箱,抽真空時漏氣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清理砂箱上口澆注垃圾。 (7)橡膠管道與砂箱和負壓閥門接口處漏氣,箱內負壓降低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:用塑料薄膜堵漏。 (8)塑料薄膜抽到主管道內,阻擋氣流暢通過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一旦發現負壓管道真空度不夠,其他原因排除后,檢查濾砂罐。 1.2 澆注過程引起負壓不夠 01 澆口杯底部塑料薄膜在鐵液澆注時被燙破,使箱內負壓降低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澆口杯底部用泥條隔離塑料薄膜,避免燙破塑料薄膜。 02 澆注時澆包沒有對準澆口杯,使鐵液灑到澆口杯外,因散砂厚度不夠,鐵液燙破塑料薄膜,使箱內負壓降低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增加散砂厚度,鐵液對準澆口杯澆注。 03 澆注速度慢或斷流時,大量空氣進入型腔,使塑料泡沫液化物氧化,產生大量氣體,負壓抽出流量趕不上塑料泡沫氣體產生的量,使多余氣化物占據了鐵液位置,形成碳缺陷。 解決方法:澆注時,鐵液應始終充滿澆口杯。(或直澆道) 1.3 鐵液碳含量過高解決方法:降低碳當量。 1.4 白模密度過大為了追求白模表面質量,忽識了白模密度控制。 解決方法:控制預發密度及烘干工藝。 1.5 涂料透氣性差解決方法:更換涂料配方或使用(三門峽陽光)商品涂料。 2、冷隔缺陷的產生原理和解決方法 冷隔,就是鐵液溫度低造成的,導致鑄件打壓漏氣,表面質量差。造成鐵液溫度低有以下三個方面: 2.1 鐵液溫度沒澆注前溫度已經低了鑄件表現為:鑄件大面積冷隔。 解決方法:提高澆注溫度。 2.2 澆注操作不合理,鐵液降溫快 01 澆注流速慢:剛開始澆注時流進的鐵液,要熔化澆道部分,損失大量的熱量!這股涼鐵液流到鑄件任何部位都是冷隔。 解決方法:在不反噴的情況下,加快澆注速度。 02 澆注時斷流:鐵液斷流后,先澆注鐵液降溫,后澆注鐵液如果不能和原鐵液熔融,就會出現冷隔。 解決方法:避免斷流。 03 反噴引起:由于黃模沒有烘干或白模密度太大或涂料透氣性差,澆注時出現反噴,影響澆注工正常澆注,致使鐵液流速小或斷流,出現鑄件冷隔。 解決方法:增加黃模烘干時間;降低白模密度;增加涂料透氣性。 2.3 澆注系統設計不合理內澆道引入位置不合理,使鐵液流道太長,鑄件出現冷隔。 解決方法:正確設計澆注系統,并加設冷鐵液儲存包。 3、皺皮缺陷的產生原理和解決方法 皺皮的產生是兩股及多股鐵液對接熔融不良造成(又叫對火),嚴重時有空洞出現,鑄件打壓漏氣。 01 澆注速度過快,鐵液飛濺卷起泡沫塑料,形成碳渣影響鐵液熔融。 解決方法:控制澆注速度,適當阻流,增大負壓解決皺皮缺陷不合適。 02 鐵液溫度低,,兩股鐵液對接熔融不良。 解決方法:增加澆注溫度。 皺皮和冷隔的共同處:是溫度低時缺陷一樣,區別是:溫度高時冷隔沒了但皺皮存在。 4、鑄件表面多肉缺陷的原理及解決方法 消失模鑄件表面光滑平整,是客戶和鑄造廠家共同的愿望。如果工藝控制不當或生產管理失控,就會出現表面如癩蛤蟆皮狀丘疹、針刺。如蚊蟲叮咬包狀等鑄件表面多肉缺陷。即影響外觀質量,又增加了打磨工作量。 4.1 丘疹狀缺陷丘疹狀缺陷是由于白;螯S模在烘干過程中溫度失控引起三次發泡。特征是:鑄件表面呈珠粒樣均勻凸起,象癩蛤蟆皮樣丘疹,凸起面積大并密集,凸起上部光滑無刺,如果是殼體類鑄件,凸起部分在外表面。 解決辦法:控制烘房溫度,避免局部過熱。 4.2 針刺缺陷針刺缺陷是由于負壓過高引起,遍布鑄件表面,,如果是殼體類鑄件,凸起部分內外表面均勻分布,凸起上部有刺狀。 解決辦法:控制負壓。 4.3 包狀缺陷 包狀缺陷是涂料進烘房后濕熱過大起泡形成,鑄件表面如蚊子叮咬人后起的包,鑄件內外可見。 解決辦法:待黃模表面涂層水份少時,再關閉烘房門加熱。 4.4 垃圾狀缺陷垃圾狀缺陷是由于白模在打磨飛邊毛刺時,所產生的泡沫垃圾由于靜電原因吸附于白模上,在浸涂時,白模遇水釋放塑料泡沫垃圾,并混于涂料上層,塑料泡沫垃圾少時,鑄件上不明顯,積累的多時,就影響到鑄件外觀。其特征是:泡沫垃圾堆積到一定區域,伴有整個珠粒形狀鐵豆。 解決方法:a過濾涂料;b涂掛前用氣吹掉白膜上面泡沫垃圾。 4.5 涂料引起表面缺陷涂料發酵引起黃模表面起泡,鑄件表面有丘疹狀缺陷,和三次發泡丘疹狀區別是:起泡不密集。 解決方法:a當班涂料當班用完;b更換涂料配方或使用三門峽陽光涂料。 5、進渣缺陷的原理和解決方法 進渣(泡沫塑料碳渣見皺皮),有以下幾種:爐渣(耐火骨料和熔渣)。覆蓋劑渣、涂料渣、泥條等。 5.1 熔煉工序產生進渣 01 中頻爐垃圾含金屬銹皮及耐火材料熔渣和骨料渣,鑄件上形狀為不規則渣孔,熔渣呈黑色,骨料渣呈白色。 02 澆包耐火材料的熱熔物(熔渣也有叫糖渣),鑄件表面呈現黑色渣。 03 覆蓋劑渣是用珍珠巖做覆蓋劑或除渣劑,遇熱膨脹,落在澆包上口或鐵液表面,隨鐵液進入型腔內,鑄件表面呈白色球狀渣孔。 解決方法:(1)使用檔渣棉擋渣(2)使用茶壺包隔離渣(3) 澆包上部使用壓縮氣吹干凈后再澆注(4)澆注時用小鐵棍在包口撥渣(5)爐內和包內使用高效除渣劑除渣(6)使用陶瓷過濾片或纖維過濾網隔離渣(7)澆注系統設計聚渣包聚渣(8)使用茶壺包時,每包澆注前,先把包口渣打干凈或先倒出少量鐵液,使渣隨鐵液流出。 5.2 涂料(或泥條)渣 01 由局部塌箱損壞涂料層導致涂料上浮。 解決方法:見局部塌箱。 02 由于空心直澆道內徑熱膠粘接不牢進涂造成。 解決方法:嚴格白模組模工藝。 03 塑料泡沫澆口杯涂料層被鐵液沖破隨鐵液進入型腔。 解決方法:塑料泡沫澆口杯比白模多涂刷2—3次,或使用耐火陶瓷澆口杯。 特點:涂料渣外形呈薄壁狀,顏色呈灰黑色。 04 泥條進入是由于封澆口杯用泥條懸于直澆道口內,被鐵液沖入型腔,渣孔形狀呈泥條狀,顏色呈灰黑色。 解決方法:放澆口杯后,清理懸于直澆道內口的泥條。 |